一则合影站位争议,让奥运冠军全红婵陷入舆论漩涡;而国乒三位世界冠军的官媒亮相,却传递出截然不同的信号——体育明星的公共形象,究竟该如何平衡?
据新浪新闻5月8日报道,全红婵在社交媒体删除大量过往内容,账号仅保留66条作品。这一举动源于此前与运动品牌李宁的合影站位争议(具体细节可检索公开报道)。尽管事件本身无明确是非定论,但部分网友对商业活动与运动员身份的关联性提出质疑。
与此同时,新华社、人民日报于同日发布题为《热爱抵岁月漫长》的励志图文,虽未直接回应争议,但引用全红婵的奥运经历,强调“坚持所信、追逐所爱”的价值观,被外界视为对其的间接声援。
14岁摘得东京奥运会10米台金牌的全红婵,出身广东湛江农村,其“天才少女”的励志故事曾感动全网。然而,成名后的一举一动均被放大。此次争议暴露出青少年运动员面对商业活动与公众期待时的适应难题。对比同为“00后”的乒乓球冠军孙颖莎,后者因专注赛场、低调作风屡获官媒点赞,两者路径差异值得深思。
新华社5月10日发布的巴黎奥运预热图中,马龙、樊振东、孙颖莎三位奥运冠军占据C位。其中:
全红婵于争议后现身张杰演唱会,状态轻松;国乒团队已启程多哈世乒赛。两家官媒未再就ballbet贝博争议置评,转而聚焦高考30天倒计时与体育赛事,将话题导向积极激励方向。
另一方面:官媒对国乒的推崇,重申了“竞技实力为本”的价值观。据《中国体育报》2024年调研,78%受访者认为运动员商业活动需以不影响训练为前提,这一数据或为行业规范提供参考。
当镜头对准领奖台之外的运动员,我们究竟该追问站位争议,还是记住他们挥汗如雨的身影?体育精神的真谛,或许藏在那句“热爱抵岁月漫长”之中。对此,您如何理解?
(数据来源:新浪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数据截至2025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