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lbet贝博·艾弗森官网

他们在深圳为最小众的运动连办7年最专业的赛ballbet贝博·(中国)艾弗森官网
栏目:体育动态 发布时间:2025-08-27 05:11:05

  一颗系着细绳的小木球倏然腾空,划出银线般的弧线,下方一柄十字型的“剑”沉稳以待,或尖、或杯、或底盘——在呼吸之间,将下落的球稳稳接住。这一球一剑有个好听的名字,剑玉。

  对于许多中国玩家而言,初识剑玉或许是在《蜡笔小新》《哆啦A梦》等漫画名作里。但它是一项起源于11世纪的手部极限运动,玩家用十字木剑上的不同部位接住小球,形成高难度的组合动作。它的魅力不在于速度与力量,而在于专注、控制与反复尝试中的自我突破,每一次抛起、旋转、停顿,都是对手眼协调与心理稳定性的考验。

  尽管在中国,剑玉是最小众的运动之一。但在深圳,由李国海和王鸿雁创办、坚持七年之久的中国剑玉公开赛(CKO),正悄然为这项运动写下崭新的注脚。今年,海内外150余名剑玉玩家齐聚深圳龙岗,共赴这场剑玉盛会。

  李国海不仅是中国剑玉公开赛的主办方,还是圈内知名剑玉品牌“赢家剑玉”的创始人。这位短头发,笑起来很有亲和力的“深二代”是中国内地第一批剑玉玩家之一。

  “2006年,全国玩剑玉的人,可能只有十几个。”李国海回忆道,作为一名极限运动爱好者,他注意到多名海外极限运动高手脖子上总挂着一只剑玉。好奇心驱使下,李国海在香港购得人生第一只剑玉。

  很快,李国海沉浸在了这项运动独特的节奏中。“每次玩剑玉时都能得到很大的成就感,一个动作往往要做百次以上才能成功,这种不断在失败中获得成功的过程很有挑战性,也很好玩。”

  21世纪初期,中国的剑玉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商家销售剑玉。为了让大家在深圳能买到剑玉,也希望有朝一日中国剑玉能登上世界舞台,李国海萌生了创立本土剑玉品牌的想法。他找到了曾从事外贸行业的王鸿雁,两人一拍即合。

  做一名创业者并不如做一名忠实的玩家浪漫。专研剑玉生产的王鸿雁坦言,最初团队连最基本的小球都做不圆,ballbet贝博漆面工艺更是堪忧:“第一批产品玩一个星期,漆全部掉了,只剩一颗木球。”

  他们不断调整材料与工艺,尝试了数种木材和涂料配方。经历两年摸索,2008年,符合专业标准的剑玉终于在深圳诞生,“赢家剑玉”品牌也由此正式亮相。

  经过数年的更新迭代,“赢家剑玉”成为许多中国剑玉玩家的心头好。王鸿雁表示,他们在剑柄的地方增加了一个环,能够提升停球的成功率,同时更具个性,一看就和传统的竞技剑玉不一样。

  在海外,剑玉运动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市场。剑玉发展最为兴盛的日本,自2014年起,每年都会举行剑玉世界杯(KWC)的比赛,邀请国际剑玉高手同台竞技。相比之下,中国虽有高品质剑玉,但缺乏高品质赛事。

  “因为从小在深圳长大,我总想给这座城市带来点什么。”2019年,李国海与王鸿雁决定将中国剑玉公开赛的想法付诸实践。“若是有一天,中国剑玉公开赛能成为一项世界知名的赛事,当人们回顾它的历史时,会记得它起源于深圳。”

  出乎意料的是,首届中国剑玉公开赛竟吸引了百余名选手参加,其中不乏国际选手。“当时想着有国际选手参赛,中国玩家可能很难拿冠军。所以,我们特意把‘公开赛’改叫‘挑战赛’,想着哪怕赢不了外国选手,也要拿出挑战者的姿态。”王鸿雁回忆道。

  中国剑玉公开赛刚刚起步,第二年因新冠疫情转至线年恢复线余人参赛。王鸿雁笑着说:“我记得有个项目,我们设置了32强,结果只有31个人参赛,太尴尬了。”

  经费是另一个现实难题。李国海表示,一届中国剑玉公开赛需要二十万元左右的经费,即便拉到部分赞助,大部分仍靠组织者自掏腰包。“比赛是不赚钱的,我们也从不以赚钱为目的。只是希望有一个比赛激励中国的剑玉玩家一直玩下去,剑玉文化才有生长的土壤。”

  2025年中国剑玉公开赛悄然回暖,现场来了近五百人,选手、观众、家庭络绎不绝,让组织者倍感欣慰。王鸿雁说:“几年办下来,感觉中国玩家的水平也不错。2024年比赛第一名是美国选手,今年我们香港的选手把它(冠军)抢回来了。”

  11岁的Nelson是比赛中年龄最小的选手。接触剑玉仅一年半,他凭借出色发挥在花式自由Freestyle项目中获得第19名。赛后,Nelson的母亲在社交平台上发长文记录孩子刻苦练习的历程,感动众多网友。王鸿雁也看到了这篇笔记,他说:“在深圳这样的大都市中,正在孕育出一种全新的体育文化,这种自下而上生长出的文化,生命力往往最强。”

  今年,燕敬鹏加入了中国剑玉公开赛团队,负责赛事活动运营。过去几个月,他们走进了吉祥、榆园等社区,公益教授剑玉玩法;在龙城CC创意街区,开设过多期“玉剑你”剑玉体验工坊,通过讲解剑玉文化、体验剑玉模型制作的方式让市民了解剑玉。

  令人惊喜的是,2025年中国剑玉公开赛,有一位自闭症机构的负责人来到现场观赛。比赛结束后,该名负责人提出希望与中国剑玉公开赛团队合作,将剑玉作为康复训练课程进入特教领域。

  燕敬鹏介绍:“预计九月末,我们正式的培训课程就会落地。希望未来剑玉会变成一个家喻户晓的运动,让它影响更多的群体。”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脚步临近,中国剑玉公开赛团队期待,借着十五运的东风,可以让这项手部极限运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李国海和他的伙伴们将持续推动剑玉赛事,也积极寻求与大型体育盛事的结合点,让剑玉不仅能深入社区、校园甚至特殊教育领域,更希望能早日从“民间爱好”走向“正式赛场”,让这项富有魅力的运动影响更广泛的群体。